首页

风情艳主最新口舌调教

时间:2025-05-26 00:58:07 作者:乐伴15载 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 浏览量:3921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:乐伴15载 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

  中新社记者 韩辉

  2025年“文化中国·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近期在五大洲全面开赛。目前,部分赛区正处于初赛、复赛的激烈角逐阶段;另有部分赛区已圆满完成赛事。

  “今年,奥克兰地区有117名选手报名参加‘水立方杯’比赛,参赛选手年龄跨度较大,从10岁到50岁不等。”新西兰华星艺术团团长周晓雯说。

  周晓雯表示,自2012年参与新西兰赛区组织工作以来,她亲历了“水立方杯”的成长历程。“10余年来,许多华裔青少年在歌唱中学习中文,在音乐里邂逅古老东方的浪漫与温情。”

  “‘水立方杯’不仅为华侨华人搭建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,也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学唱中文歌、亲近中国文化的契机。”日本东京赛区负责人杜海玲告诉记者,东京赛区决赛将于5月31日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,目前已有5名日本友人组选手晋级决赛。

  杜海玲表示,近年来,许多日本友人十分投入地参加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赛,其中一名叫寺本幸隆的选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。从事人才培训工作的寺本幸隆,五年前开始学唱中文歌,经过专业指导,如今他已能完整演唱《甜蜜蜜》《夜来香》等中文歌曲。

  今年,寺本幸隆在“水立方杯”东京赛区舞台上演唱经典歌曲《龙的传人》。“这位日本选手自首次参赛起,就表现出对中文歌曲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,无论是发音细节的处理,还是情感方面的表达,他都投入了大量时间与心血。”杜海玲说。

  南非约翰内斯堡赛区负责人、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介绍,今年正值“水立方杯”赛事举办15周年,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,约堡赛区在赛事组织上进行创新,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:歌唱技巧占总分的85%,舞台表现占10%,服饰与礼仪占5%。同时首次增设了成人组别,并通过社交媒体对初赛进行直播。

  黄晶晶说,约堡赛区每年吸引上百位中外选手登台追梦,他们用歌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温暖与力量。“水立方杯”早已超越单纯的比赛范畴,成为连接侨胞情感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。

  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会长刘芳勇多年来一直参与“水立方杯”阿根廷赛区的组织工作。他告诉记者,“水立方杯”在阿根廷已经发展成为跨越国度、种族和文化的主题活动。许多选手通过参与这一赛事迈出重要一步,有的甚至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刘芳勇向记者讲述了阿根廷选手马蒂亚斯的经历。马蒂亚斯原本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,在参与“水立方杯”比赛的过程中,他逐渐被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。此后,马蒂亚斯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中文、钻研中国音乐与历史,甚至专门拜师学习中国传统乐器二胡。

  在刘芳勇看来,“水立方杯”之所以能常唱常新,是因为中文歌成了大家共同的语言,相聚水立方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湾区青年说】澳门博士扎根港珠澳大桥 向世界讲述“世纪工程”背后的故事

北京12月6日电 (记者 张晓曦)“90后”台湾青年张遇(本名张毓中)写作的《黄土家族》新书发布会6日在北京举行。该书以张遇祖父张文学从河南辗转至台湾、再从台湾返回大陆寻亲的故事为主线,追溯家族三代历史,记录了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。

中国“聚宝盆”披绿衣 绿色矿山建设显成效

(巴黎奥运)拜尔斯加冕体操女子“全能王”:解开心结、重返巅峰

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沈旸曾参与古南街改造。他告诉记者,改造中在老街下方铺设了自来水、污水管道,既方便了居民生活,也让蠡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。

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十周年 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

——科学教师培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资源优势,采用“科技馆+地方师范院校”联合授课的模式,培养一批善用科技馆资源的“种子”校长和教师,以馆校合作助力“双减”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,将于7月至8月面向中小学科学教师集中开展培训。

李强赴新疆,释放两个重要信息

林剑: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,对推动中国同法国、塞尔维亚、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